美聯儲第11次加息,經濟衰退到底會不會來?

發佈于: 8 月 4, 2023
編輯: Tony Liu

上週三,美聯儲再次宣布加息25個基點,這已經是最近17個月內的第11次上調基準利率了,目前已經來到5.25%-5.50%的區間,達到了200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什麼是基準利率呢?它像是一把“標尺”,金融機構的存款、貸款利率都可以參照這個標准上下浮動。當經濟疲軟的時候,央行可以通過降低基準利率從而壓低其他利率(貸款利率和存款利率)。利息低時,存款利息少,人們更願意投資或消費,從而拉動就業,而就業的增長又會拉動消費,最終達到提振經濟的目的。

萬物皆循環,反過來也是同樣道理。 2020年全球供應鏈受新冠疫情影響中斷,大多數經濟活動停滯,而在疫情后期,供應短缺難以匹配激增的貿易和大宗商品的需求,這加劇了全球通脹。在我們生活中,通脹主要體現在購買力的下降,以及生活成本的上漲。例如,以前10塊能買10包泡麵,現在可能只夠買4包。美聯儲調高利率是為了確保價格穩定,防止物價過快增長,讓人們減少投資和消費,轉而增加存款來獲得可觀的利息收益。根據美國勞工部(DOL)的數據,全美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3%,創2年多來新低,並且低於市場預期。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對此表示,“想要達到設定目標2%,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過去一年多美國的激進加息對國內和全球都產生了複雜深遠的影響。加息引發市場避險情緒,導致黃金價格攀升;今年三月,由於對加息節奏的錯誤判斷,矽谷銀行和第一共和銀行發生擠兌並倒閉。不僅如此,美聯儲加息效應的擴散,拉高了全球債務的違約風險,使主要發達經濟體被迫進入加息週期。加拿大、韓國、澳大利亞各國央行都連續多次加息,利率屢創新高。其中,加拿大央行預測,CPI指數將在2025年中期回到2%。但這不代表兩年內不會降息。

面對美聯儲,歐洲、中國、日本三大經濟體的應對措施也各不相同。歐洲央行選擇跟進加息,同樣來到2000年以來最高水平。日本則選擇“按兵不動”,依然將短期利率維持在負0.1%不變。在全球加息大環境下,中國卻“逆流而上”,選擇降息來面對沖擊,這表明了中國央行優先考慮經濟增長,並對人民幣暫時貶值有著更高的容忍度。

在剛剛過去的上半年中,科技巨頭強勢領跑,影響納指創下同期漲幅的記錄,市場情緒高漲,認為“新一輪美股牛市已經到來”。高盛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Jan Hatzius也將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從之前的25%降至20%。

但是,我們覺得美股大漲很可能只是“表面繁榮”,因為真正表現出色的只有“神奇七俠”。這幾大科技巨頭已經佔據了整個標普500指數市值的1/4,其中蘋果市值更是超過了羅素2000指數所有公司市值總和。 “頭重腳輕”的結構對於整個市場,顯然是不健康的。針對這個問題,納指100最近也進行了“特殊再平衡”(Special Rebalance),將5只市值最大的公司權重調整至40%以下,這有利於分散指數並減少巨頭的過多影響。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NAI500全新中文頻道 – NAI熱投 !

NAI熱投 消費品及服務 美聯儲 美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