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暴跌的兩大利空,其實都經不起推敲

The So-Called Two Bearish Factors Fail to Justify the Sharp Decline in Gold Prices
發佈于: 6 月 11, 2024

上週五,黃金價格擊穿多個支撐位至2300美元以下。不過暴跌之後,金價顯示出溫和反彈的跡象,價格穩定在2304美元附近。至於金價暴跌的原因,主流媒體給出的兩大理由分別為美國非農就業報告的強勁表現給美聯儲降息預期潑了冷水,同時中國5月份未增持黃金,結束了長達18個月的黃金購買週期。

不過,黃金價格上周的暴跌更多是膝跳反射式拋售的結果,至於所謂的兩大利空,其實也很難構成很好的賣出黃金的理由。

先說中國央行暫停“18連增”黃金。上週五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5月末官方黃金儲備1709.6億美元(7280萬盎司),維持不變,此前連續18個月上升。

中國央行5月沒有繼續買入黃金確實值得關注,但絕非什麼特大新聞。中國購金只是暫停了一個月,不能跟停止購金劃等號。我們要著眼大局,中國央行持續增加黃金儲備背後的驅動力是國際儲備結構優化的需求。黃金是全球廣泛接受的最終支付手段,中國人民銀行增持黃金能夠增強主權貨幣的信用。因此,只要去美元化和人民幣國際化的大邏輯不變,後期央行增持黃金還是大方向。

退一步說,即使中國當下停止繼續增加黃金儲備,其他國家的央行也能彌補這一缺口。就拿4月來說,中國官方僅增儲2噸,創2022年11月增儲黃金以來增幅最小的一次,但全球央行當月依然淨買入黃金33噸,延續了今年以來淨買入的趨勢。中國是2023年最大的央行黃金買家,但今年迄今土耳其央行走在了最前頭。

而且不要忘了,這裡說的只是中國官方的黃金儲備,更大規模的黃金購買發生在桌面之下。

再說美國的就業數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發佈的非農就業報告顯示,美國新增就業27.2萬,高於預期的18萬,這激發了市場對於美聯儲將在更長時期內維持高利率的預期。

但如果進一步深挖數據就會發現,失業率小幅升至4%,勞動力參與率也從62.7%微降至62.5%,說明美國經濟和勞動力市場並沒有媒體和市場渲染地那麼強勁。事實上,美國的全職崗位數量在持續減少(5月62.6萬),大幅增加的是兼職工作(28.6萬)。Tastylive.com的期貨和外匯主管Christopher Vecchio表示,就業數據並不像市場以為的那麼健康,比如說家庭調查顯示就業減少了40.8萬,跟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出入極大。

Barchart.com的高級分析師Darin Newsom則表示,黃金拋售是對就業數據的膝跳式反應,並稱美聯儲不會把美國勞工部的這個數據作為不降息的藉口。相反,他們迫切希望降息,再不降息美國經濟和金融系統的崩潰就只是時間問題。

因此,現在回過頭來看,黃金的基本面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通脹率依然很高,而美聯儲最終的降息將驅動通脹率進一步上升。此外,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依然很大,政府瘋狂支出和債務不斷高企依然是現實,這些都是長期支撐黃金價格的因素。

中國新聞 利率 美聯儲 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