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幻想!美國高利率高通脹將持續很久

美国市场
發佈于: 10 月 7, 2022
編輯: Wendy Zhang

又是希望破滅的一周,宏觀經濟的好數據再次成為市場的壞消息,周五的大跌將本周開盤兩日的大漲幾乎全部吞沒。

市場依舊以「美聯儲加息」為交易主題,而美聯儲依然以「控制通貨膨脹」為主要目標。

種種跡象表明,此次美國的高通脹韌性十足,因此會在很長時間內保持較高的利率。

本周美國公布的就業數據、以及歐佩克宣布減產等消息,都預示了美國此次的高通脹恐怕沒那麼快就得到緩解。

經濟好數據=市場壞消息

近幾個月,宏觀經濟的好數據妥妥都被市場解讀為壞消息,公布當日市場就會大跌,這次也不例外。

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的最新非農數據表明,美國9月失業率3.5%,位於50年來最低的水平,低於預期的3.7%;平均時薪穩步上升,美國9月平均每小時工資同比增5%,雖然較8月略有放緩,但仍處於歷史高位。

數據公布之後,美股美債當即表現為雙雙急跌。因為這組亮眼的數據表明,在美聯儲激進加息的背景下,勞動力市場仍然緊張,意味着未來美聯儲將繼續緊縮的貨幣政策。

美聯儲內的鷹派力量越來越壯大。去年還是鴿派的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卡什卡利早已轉為強鷹派,他指出離加息周期結束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

卡什卡利預計在今年剩下的兩次會議上,美聯儲將在目前的利率基礎上再提高125個基點。

他認為,美聯儲當前的任務就是要把位於40年高位的通脹降下來,任務期間不會被金融市場的動盪嚇退,因為美聯儲本就不為投資者「保駕護航」。

卡什卡利也提到了潛在的通脹壓力主要來自工資和服務價格的上漲,而這些比商品價格更具有粘性,他說,「我們還沒有看到證據表明這些東西正在朝着正確的方向發展。」

顯然,最新就業數據驗證了他的觀點。除了就業和工資之外,原本已經穩定下來的國際原油又來搗亂,在這裡不得不佩服巴菲特老爺子的眼光和定力。

原油價格又要抬頭

原本國際原油已經在美國一番運作下大幅下降,到了一個除了俄羅斯大家都覺得很舒適的位置,誰知道,突然之間又被沙特為首的歐佩克背後捅了一刀。

10月5日,歐佩克組織宣布將原油日產量大幅削減200萬桶,這是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最大規模的減產,相當於全球需求的2%。

減產對全球市場的影響之大可以從美國政府的反應判斷,白宮先是發表聲明:「總統對這一短視決定感到失望」,又指責歐佩克「與俄羅斯站在一起」,拜登對減產決定的表現甚至有幾分歇斯底里了。

為應對歐佩克組織的減產決定,美國將再向市場投放1000萬桶戰略石油儲備。

此次俄烏衝突引發了全球原油供應緊張,價格暴漲之下,美國政府改變了早前對石油行業的冷淡態度,轉而呼籲石油生產商增產,石油企業也充分利用了這一機遇。

2020年受疫情影響,石油行業降至冰點,美國石油生產商日產量一度跌至約1050萬桶。

到了2021年,儘管國際油價已經快速恢復,但早前大幅失血仍心有餘悸的主要石油生產商並沒有大幅恢復產量,而是專注於改善現金流、減少負債以及增加股東回報率。根據EIA數據,美國在2021年的平均產量為每天1120萬桶。

到了2022年,情況發生逆轉,美國近50%的企業將生產增長列為2022年的首要任務。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估算稱,預計2022年12月美國的原油日產量達到約1264萬桶,比2月增加100萬桶以上,增加的大部分為頁岩油。預計月產量到2023年7月將達到約1297萬桶,超過創出歷史新高的2019年11月。

市場價格同時改變資金走向,由石油概念股等構成的交易所交易基金iShares Global Energy ETF比年初上漲超過2成,與同期的美國幾大股指走勢形成鮮明對比。

因此,歐佩克石油減產之下,美國石油部門將保持強勁增長,但同時會大大增加通貨膨脹的壓力,而通貨膨脹才是美聯儲重點關注的指標。

美聯儲從兩難到激進

高通脹與低失業率的結合為美國貨幣政策定下了基本方向。

要說上半年美聯儲還是小心翼翼地走鋼絲,在控通脹和防衰退之間尋找平衡點。到了下半年畫風有變,幾乎就是肆無忌憚地將壓低通脹作為主要目標,甚至不惜犧牲經濟增長,對股市的漲跌是更加不在意了。

要說這韌性十足的高通脹原因,雖然最初源自於抗疫之下的印鈔放水,但到現在疊加世界時局劇變,已經變得更為複雜。

最初是印鈔機帶來的大水漫漫,後來供應鏈危機導致的供應不足,隨後俄烏衝突之下能源危機,到現在恐怕是美國處心積慮將製造產業鏈回流本國被迫接受的後果。

大國博弈之下,生產國與消費國完美合作的黃金時代已經確定過去,美國被迫在本土重建產業鏈,吸引製造業回流。

在這一過程中,大量的資金、人力、政策等都會偏向生產建設,從而導致對消費部門的供給短缺,造成通貨膨脹,同時不可避免壓低社會消費需求。

從這個角度來講,美國也是在抄作業,通過財政支出的手段吸引製造業回流,建立本土供應鏈,這一過程必然會導致通貨膨脹,只能再用貨幣政策手段進行壓制。

所有在美的企業與個人都要做好長期在高利率環境下生存發展的準備。

深度分析 美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