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第三篇章」,歐盟2035禁售燃油車,產業競爭新階段

核心汽车业务受挫,分析师对特斯拉的未来看法不一
發佈于: 2 月 15, 2023
編輯: Wendy Zhang

2023年過去的一個多月,多種因素影響之下,曾經被資本追捧的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都陷入銷量斷崖式大跌的困境,但整個電動車市場依然在快速增長中。

2月14日,歐洲議會通過了2035年禁售燃油車的協議。歐盟委員會稱,將在2025年前制定歐盟市場所銷售汽車、貨車碳排放數據的評估方法。

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全球碳中和路線圖顯示,2035年大部分國家都將禁售燃油汽車,全球步入新能源汽車時代。

此前,電動車的締造者馬斯克在推特上發文表示,「3月1日,特斯拉秘密宏圖的第三篇章——地球如何走向完全可持續能源之路即將揭曉。前路一片光明。」

與此同時,特斯拉的股價也在快速回血。可惜,曾經跟着特斯拉一路飛的中國造車新勢力們,「慘」就一個字。

在特斯拉秘密宏圖第一篇章和第二篇章執行過程中,電動車產業從無到有,不少競爭者和投資者跟着賺得盆滿缽滿,當然也有不少被高位割了韭菜。

站在新一篇章發布之前,回顧一下過往,可以更清楚地看清未來。

馬斯克在前兩個篇章中的規劃都極具前瞻性,事實上,第一篇章的目標到第二篇章發布之後才真正實現。

第一篇章,帶動產業「雞犬升天」

第一篇章始於2006年,彼時,特斯拉電動車還在概念模型之中,馬斯克就提出要製造價格實惠、可以商業化大規模推廣的電動車,今天的現實當時聽起來可謂天方夜譚。

馬斯克當時給出的路線是,先製造高檔電動跑車,不追求產量,只針對高端市場用戶;隨後,開發價格相對較低可以提高銷量的車型;之後,用之前賺到的錢開創一款可以量產、價格親民的車型。

直到2008年2月,特斯拉才正式交付了第一輛量產車型Tesla Roadster,這也是公司成立4年半後的首個亮相產品。那時,特斯拉還沒有單獨的工廠。

Tesla Roadster是一款價格高昂的敞篷跑車,於 2012年1月停產,總共生產了 2450輛。

隨後,按照計劃,公司開始逐步進行市場下移,推出Model S,不過針對的依然是奢侈品市場。

2013年前兩個季度,特斯拉共銷售1萬50輛Model S,平均每輛售價為8萬美元,算是富人和技術控們的玩具。

儘管2013年上半年,特斯拉公司實現盈利,但憑藉的是出售碳排放額度,而非主業賣車。

而且,整個市場對電動汽車的未來還更多持懷疑態度,畢竟這高昂的價格,很難被大眾市場所接受。

誰知,2016年3月,特斯拉開發出了Model 3,價格為35000美元,發布即引起了轟動,距離「第一篇章」的目標看上去似乎近了一些,但後面的發展來看,仍然是坎坷的路漫漫。

不過,2016年7月,馬斯克就發布了特斯拉宏圖之「第二篇章」,提出擴充電動汽車產品線,滿足各細分市場需求;開發出安全的自動駕駛技術等。

第二篇章,「卷死」競爭對手

在第二篇章中,馬斯克明確了「比Model 3成本更低的車型是不必要的」,進而將特斯拉的研發重心由「性價比」向自動駕駛和更多應用場景轉移。

但此時距離第一篇章的目標完全實現路途尚遠。

儘管有了高性價比、一炮走紅的Model 3車型,但2017年開始生產時就遭遇到量產地獄,周產幾千輛的目標遲遲無法實現。直到2018年第三季度才勉強擺脫量產問題,逐漸走向正軌。

但因為馬斯克過於鮮明張揚和口無遮攔的個性,引發華爾街的做空,特斯拉股票持續低迷。馬斯克硬懟空頭,又在推特上信口開河,提出將特斯拉私有化,後遭受到監管重罰。特斯拉的產量也總不能兌現,公司高管紛紛離他而去。

直到2019年,特斯拉中國工廠開啟,第一篇章的目標才真正得以實現,自此,馬斯克幾乎一路封神,同時帶動了整個電動車產業鏈的資本狂飆。

在美股市場,中國的造車新勢力蔚來、小鵬、理想一度成為特斯拉快速發展最大的受益者。

同時,中國成為新能源汽車製造的重鎮,而且中國市場上電動車的占有率一路狂飆。2022年前11個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606.7萬輛,同比增長100%,市場占有率達到25%。

然而,對於新能源車的整車廠來說,成也特斯拉,敗也特斯拉。

2022年底到2023年初,特斯拉接連降價,開始憑藉着規模優勢、市場地位和利潤成本,通過價格戰的方法贏得市場主動權。

而特斯拉降價的時間點,恰逢中國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的取消之際,一時間給中國的整車廠商帶來雙重打擊。

不降價是等死,相當於將辛苦打下來的市場拱手讓給特斯拉,而降價則是找死,因為原本就微薄甚至是負的利潤實在承受不了再降價。

受新年假期及其他因素影響,剛剛過去的1月份,中國所有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均陷入了銷量大跌,小鵬汽車下跌54%,蔚來跌46%,理想跌29%,就連比亞迪銷量都從23.5萬輛跌至15.1萬輛,大跌36%。

特斯拉降價後,1月份包括出口在內,銷量環比增長18.38%。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雖環比也下降36%,但市占率從2022年12月的6.55%提升至了8.09%。

集「品牌溢價」和「低成本」於一體,特斯拉車的銷售幾乎是所向披靡、卷死所有競爭對手的態勢。

按照前兩個篇章的經驗、以及馬斯克早前透露的信息,特斯拉的第三個篇章將超越電動車產業,上升至整個新能源市場。

整車競爭依然殘酷,儲能市場加速

馬斯克早前透露,第三篇章的重點是將公司「規模」擴大到「極致」,從根本上擴大汽車生產和支持汽車生產的供應鏈,如電池材料和零部件。

特斯拉降低生產成本的方法,其實和福特汽車當年推廣流水線類似,福特汽車把生產的3000多道工序精簡到了80道,使得產量大幅提升,成本快速下跌。

而特斯拉是優化零部件,通過大型一體壓鑄技術,把汽車的零部件由傳統3萬多個壓縮到了1萬多個,而且數字還在下降。

再看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商們,可以向特斯拉學習,降低生產成本。理論上,中國企業在壓縮製造成本方面是有經驗可循的。不過營銷成本方面,馬斯克和特斯拉都已經是超級網紅,屬於其他車企無法複製的軟實力。

隨着燃油車的逐步退出,電動車的增量市場足夠大,儘管特斯拉整車市場占領着絕對的優勢,但其他整車品牌同樣有不小的份額。顯然,馬斯克的第三篇章將針對產業面臨的共同難題,即能源獲取與儲存的問題。

儘管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在逐年上升,但距離「走向完全可持續能源之路」仍然遙遠,鋰供應鏈短缺還是整個行業快速發展的桎梏,以馬斯克立目標一項「宏偉」得接近夢想來看,第三篇章很可能帶動整個能源及儲能設備的革命性發展。

深度分析 清潔技術 科技 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