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邏輯再變,「買入中國」仍具吸引力

投资TSX股票
發佈于: 2 月 22, 2023
編輯: Wendy Zhang

一個讓人意外的數據,讓昨日美國三大股指遭遇2023年最差單日表現,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連續3個交易日收低,道瓊斯工業指數回吐了開年以來的所有漲幅。今日市場依然處於頹勢。

要知道進入2023年,市場普遍認為宏觀經濟正由通貨膨脹轉向衰退,美聯儲不會再進行激進的加息,甚至有人預計年內可能出現降息。在這種預期之下,股市一改2022年的黯淡勢頭,開始活躍起來,早前腰斬有餘的成長股們尤其受到青睞。

誰知剛剛公布的2月數據顯示,美國企業活動反彈,製造業PMI初值從1月的46.9升至47.8,為近4個月的最高水平;服務業PMI初值從46.8升至50.5,觸及8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而且,兩個數據均好於市場先前預期的47.1和47.2。

這意味着市場都在預期的衰退可能不會來臨,但並不是好消息,因為同樣預示着為了控制通脹,最終的利率峰值可能比大家的預期都高,且維持高利率的時間將更長。

Prudential Management Associates投資總監丹尼爾·伯科維茨評論說:「目前債券市場幾乎放棄了對2023年下半年加息次數有限和降息的樂觀預期」。

按照摩根大通的策略團隊所說:「從歷史上看,股市通常不會在美聯儲宣布降息之前觸底,在美聯儲停止加息之前,我們從未看到過低點。」

美股遭遇最差一天,華爾街看空

初入2023年時,市場整體都預計美國會有一場經濟衰退,成為美聯儲貨幣政策徹底改向的動力。不少交易員甚至預測聯邦基金利率的峰值不會超過5%。也正基於此預期,股市反彈的勢頭一度非常強勁。

伴隨着經濟數據一再超預期,如今,經濟衰退已經不在考慮範圍內,這也使得股市多頭紛紛退縮,而交易員開始考慮利率峰值有接近6%的可能性。

國債收益率比股市的反映更為直接,2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跳升至4.729%,達到2007年7月24日以來交易時段最高收盤水平;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攀升至3.953%,為2022年11月9日以來的最高水平,表明交易員們正在應對高於預期的通脹數據。

眾所周知,債券收益率的走高將對股市產生不利影響,大型科技股更會承壓嚴重。因為科技股的估值往往基於未來獲利,而隨着利率走高,未來獲利會大打折扣。

受到美聯儲政策不會快速轉向的影響,華爾街幾大投行均表示看空後市。

摩根大通策略師Marko Kolanovic重申,投資者應當選擇逢高賣出,反通脹趨勢可能只是「暫時的」。沒有充分理由確認下一輪漲勢,股市反彈勢頭將在當前季度逐漸減弱,第一季度可能就是今年的高點了。

「今年前三個月可能標誌着市場拐點,二季度和三季度美股將陷入跌勢。由於美聯儲或在一段時間內將利率維持在高位,年底前基本面將再度惡化」。

摩根士丹利策略師Mike Wilson在一份報告中寫道,隨着市場對美聯儲轉向的希望越來越小,基本面將進一步惡化。

瑞士百達資產管理首席策略師Luca Paolini也對美國股票維持減持立場,「因公司利潤或將受到成本上升和需求放緩的影響」。

富國證券認為,市場樂觀情緒最終會消退。

全球大通脹,為何中國壓力相對小?

2022年美聯儲開始全力抗擊大通脹以來,一直堅持將通脹目標鎖定在2%。

不過,美國銀行研究顯示,發達經濟體想在短期內使通脹回歸2%的政策目標水平幾乎是不可能的。從歷史上看,一旦通脹率突破5%的門檻,平均需要10年時間才能恢復到2%。

近期,美聯儲是否上調通脹目標成為華爾街熱議的話題。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Mohamed El-Erian表示,美聯儲將無法在不打擊經濟的情況下將通脹降至2%的目標。

他說:「美聯儲需要一個更高的通脹目標,比如3%到4%」。

最新消息,美聯儲承認願意接受至少3年內通脹最低2.8%的水平。既然提出了一個更高的2.8%的水平,美聯儲是否還將理論上的通脹目標保持在2%,要取決於下一任美聯儲主席、以及下一次經濟衰退的嚴重程度。

事實上,不僅僅是美國,本輪全球大通脹困擾着幾乎所有經濟體,就連日本的CPI指數都接連上漲。

但相比之下,中國物價保持總體平穩,2022年全年CPI上漲2%,低於3%的預期目標。2023年物價也不具備大幅上漲的基礎,CPI和PPI都會保持在較低的水平,意味着中國的貨幣政策仍然有寬鬆的空間。

這種確定性使得「投資中國」成為資金的共同選擇。

中國沒有受到此次全球大通脹的壓力,甚至可以逆全球緊縮貨幣趨勢,這裡面有多個原因。

首先就是貨幣沒有超發,疫情期間,以美聯儲為首的全球央行大水漫灌的情形,在中國並沒有發生,這也是物價保持穩定的基礎。

其次,中國對原油和天然氣沒有過度依賴,能源與糧食供應有保障。能源方面,煤炭的穩定供應保證了電力供應。糧食方面,受國際市場影響也不大。糧食和能源能夠做到供應保障,輸入型通脹的壓力一下子變小。

另外,中國的勞動力供給充足,而且擁有最發達的基礎建設網絡和完整的產業體系,能夠保證工業品和服務業的充足供給,有助於消費價格的穩定。

在通脹和衰退兩大不確定性依然蔓延的2023,中國很大可能會比美國等全球主要經濟體有更快的經濟增速,這裡面有幾大優勢。

首先,受疫情防控影響,中國經濟2022年基數較低,使得2023年的經濟增速會高於潛在增長水平。

另外,從經濟政策來看,新一屆政府上任,同時疫情的影響因素成為過去,全國上下都以抓經濟為主旋律。加上較低的通貨膨脹率,相對於美國等其他經濟體,更有底氣採用適度寬鬆的貨幣財稅及產業政策,共同推動經濟上行。

兩廂對比,難怪新年伊始,資金就開始衝進中國市場。隨着交易邏輯再由衰退走向通脹,美股進一步下滑,退出的資金會尋找更為確定的機會。

COVID-19 中國新聞 深度分析 美聯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