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兩會,投資熱點會在這兩大領域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俄乌冲突不会严重影响中国经济
發佈于: 3 月 3, 2023
編輯: Wendy Zhang

兩會即將拉開帷幕,正處於疫情後經濟快速復甦期,同時又是新一屆政府班子,預計會有全方位利好經濟發展的政策出台,在穩定企業家和消費者的信心上起到重要作用,並對資本市場相關板塊形成強有力的推動。

市場人士普遍預測,兩會期間A股會保持平穩運行狀態,待兩會過後市場選擇方向,改革紅利預期和經濟穩增長預期對今年市場影響偏積極。

整體來看,最具上升潛力的板塊將來自於消費和科技創新兩大領域。

疫情防控政策調整以後,很多消費場景如商旅出行等得到比較大的提振,會在投資市場產生回應;另一方面,在當前外部國際環境陰雲籠罩的情況下,國家一定會將自主科技創新作為重中之重,形成投資機會。

更多利好政策望出台,穩信心

貨幣政策對經濟及市場的影響可謂既立竿見影又極為深遠,是投資者們最值得關注的指標。

兩會召開前夜,國新辦舉辦的「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9場,央行一眾領導答記者問,透露出的信息非常積極。

央行行長易綱表示:「總的看,中國的金融業運行是穩健的,整個金融風險是收斂的,總體風險是可控的。我國的銀行業資產占金融業的90%以上,總體是穩健的。」

在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受到嚴重通脹困擾的情況下,中國2022年CPI漲幅依然保持着2%低位,而且過去五年、十年的CPI漲幅都是2%,這一成績來之不易。按照央行的判斷,2023年中國通脹水平總體保持溫和是主基調,從短期看,通脹壓力總體是可控的。

央行做出這一判斷有着堅實的基礎,產業鏈、供應鏈運轉順暢,供給比較充足,居民通脹預期比較平穩,具備保持物價基本穩定的有利條件。

可控的通脹壓力給了中國央行很大的政策空間,對比那些仍然受長期高通脹困擾的發達國家經濟體,投資中國的思路更顯明智。

預計今後一段時間,中國貨幣信貸在總量適度的同時,會進一步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的作用,繼續對普惠小微、綠色金融、科技創新等領域保持有力的支持力度,這些都會促進2023年的經濟反彈。

通過近期經濟學界及市場人士的多場辯論,可以看出當前大力發展經濟最關鍵的一環在於確立市場主體信心,穩定未來的預期,讓大家有意願去投資和消費。在穩信心這一點上,將是兩會能夠給市場帶來的最大利好。

兩大領域值得關注

積極的貨幣產業政策,加上對市場信心的穩定,兩會對經濟的促進作用將會逐步顯現。

對投資者來說,圍繞政策支持下的兩大領域將是未來資金進入的熱點賽道。

新興科技領域

回顧近期海內外政策脈絡及市場走向,中國將出台進一步支持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經濟方面的政策。

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提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發揮好政府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的組織作用,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今年2月22日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提出要加強基礎研究,夯實科技自立自強根基。此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建設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現代產業體系。

2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要求全面提升數字中國建設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從產業結構來講,相信此次兩會會有進一步扶持和加強高端製造業轉型的相關經濟產業政策,進而激發科技創新及經濟活力。

從資本市場改革來看,要建立促進科技創新企業繁榮,配套的融資機制必不可少。
全面註冊制的推進力度將大大加速,關於未來市場制度改革、退市制度改革等政策都會得到完善。這對股票市場將產生重要影響,甚至會改變市場的投資生態。

投資者應該高度關注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科技創新領域投資標的,光伏、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人工智能、新材料等細分賽道都會有快速增長的企業出現。

消費領域

在外部環境極為不穩定的狀況下,黨的二十大強調,要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要求,今年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

從央行和商務部近期透露的數據來看,消費市場的復甦不僅具有堅實的基礎,同時已經開始表現出明顯的復甦跡象。

央行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住戶存款新增17.84萬億元,比上一年多增了7.94萬億。今年以來,住戶存款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的慣性。1月份,住戶存款增加6.2萬億元,同比多增了7900億元。

居民存款的持續增加是消費和投資復甦的內在基石,這意味着,只要能夠重新樹立起企業家和消費者的信心,市場活力就可以快速恢復。

從商務部公布的數據來看,疫情防控政策優化之後,全國消費市場的復甦勢頭非常強勁,春節期間各項消費數據表現亮眼,居民消費動能在逐步釋放,前期積累的預防性儲蓄正在逐步釋放為實際的消費需求。

隨着一系列促消費政策出台落地,效果也將進一步顯現,居民消費數據的好轉又會進一步增強投資信心,整體經濟步入良性循環。

中國新聞 消費品及服務 深度分析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