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75基點股市照樣反彈,下一個接棒中概股的會是誰?

美联储加息
發佈于: 6 月15, 2022
編輯: Wendy Zhang

頑固上揚、超預期的通脹數字不僅嚇崩了美股市場,更讓美聯儲加大了加息的力度。

今日美聯儲會議宣布,將政策利率再提升75個基點,這是自1994年11月以來聯儲最大的單次加息幅度。而按照早前鮑威爾的暗示,本月和下月都是只加息50個基點。可見,面對著同比8.6%的CPI上漲,美聯儲真的急了。

不過,自從5月份這超預期的通脹數據出爐,股票市場就已經先崩為敬。而且幾乎在一夜之間,市場分析人士幾乎全面提升本週加息預期至75個基點。

華爾街日報13日發表了題為“美聯儲可能考慮本週加息75個基點”的報導,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當天也發布相關報導。當天晚些時候,摩根大通和高盛的經濟學家也在發給客戶的報告中稱,預計美聯儲將加息75個基點。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聯儲觀察工具14日顯示,交易員預期美聯儲在本週會議上加息75個基點的概率達到96.7%,而在一個月前,同樣的概率僅為13.6%。

從某種角度來講,美聯儲的意思就是通過各種傳播途徑向市場提前滲透這一消息,免得會議之後殺個措手不及。正因為此,當消息真正出爐,市場已經提前消化,幾大股票指數反而開始了恢復性上漲。

當然,市場依然瀰漫著對經濟衰退的恐懼,儘管鮑威爾表示,預期加息75個基點的舉措不會成為常態,但他同時表示加息步伐取決於未來數據,而且承認讓通脹回落還需要一些時間。

還有更為極端的警告,美聯儲費城分行擔任經濟學家長達14年的克魯肖表示,目前的問題是美聯儲觀望“太久”造成的,要緩解這些問題,最終可能需要採取措施將利率提高到大約5%。

美國通脹到底何時能夠真正見頂還不好預測,但股票市場已經直線下跌許久,長期來看,當下已算築底階段,過度做空並不明智。

從當前盤面來看,最早下跌、且跌幅最慘重的中概股率先出現逆勢反彈。

中概股VS美股科技成長股

自今年3月份以來,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一直保持著強勢,多次逆市大漲,整體表現遠超過同期美股指數。

幾家知名科技公司,如阿里、京東、拼多多等股價都有較為驚人的漲幅,拼多多股價增長更是超過120%。相比之下,蘋果、微軟、特斯拉等知名美股同期都有超過10%的跌幅。

再來回顧一下這波自2020年3月疫情開始的美股大行情,中概股與美國科技成長股同步觸底後大幅走高。

而後受到一系列中美雙方的政策打擊,中概股率先開啟了自由落體式下跌之路;而美國中小型科技成長股的行情緊跟其後,延續到了2021年2月才見頂;而後,美股指數在大型科技股的帶動下直到2022年初才開始掉頭下跌。

當然,中概股大跌及之後的反彈邏輯與美國科技企業不並相同。中概股主要是受到中美關係及中國內部監管政策調整的影響,投資者擔心中概股會被迫從美國股市退出。而且從經營方面來講,大型科技企業的業務擴張也受到了國內更嚴的政策監管。

到中概股近期的大漲,一方面源於這些上市企業基本面還算牢固,大幅的下跌使得估值具有吸引力,另外一方面還是受益於政策上的邊際改善。雖然中美政策並沒有更多走好的跡象,但也並未出現惡化,投資者擔心的中概股大面積退市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表示:“整體還是看中國國內和美國的監管政策,以及它們相對之間的溝通。如果溝通比較有效,有一些共識,肯定是有利好,否則就負面一點。中國國內方面互聯網資本政策也有待明朗化,但總體監管應該不會加碼。”

回頭再來看美國科技股,除了都有早前估值過高的問題之外,其下跌的原因與中概股並不相同,主要在於因通貨膨脹居高不下美聯儲貨幣政策的緊縮所致。

從超高估值一路下跌的美國成長型科技股的慘烈幾乎不弱於中概股,那麼啥時候也會到跌無可跌開始反彈呢?

關鍵看估值

儘管當下來看,市場仍有足夠悲觀的理由,但放長遠分析,科技和成長永遠是焦點,變量是估值。

但給成長型科技股估值確實不是容易的事情,其中10年期國債收益率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指標,也就是被廣泛認為的美國經濟”無風險利率”。

傳統的股票估值模型依賴於計算公司未來現金流的淨現值。其中的貼現率就是無風險利率,也就是10年期國債收益率。無風險率越高,未來現金流淨現值越低,估值越低。

而成長型科技公司大都以技術顛覆者的姿態出現,早期的增長模式主要專注於搶占市場份額,因此往往會有很長的不盈利期,依賴外部資本來為自己的增長提供資金。當利率處於低位時,過剩資本充裕且廉價。當利率高企時,過剩的資本稀缺且昂貴。

可以看出,對於科技股來說,較低的無風險利率可以提高增長前景,並提升了估值。相反,較高的收益率對科技股來說是不利的,也正是10年期收益率的急劇上升直接導致了科技股的強勁下跌。尤其是缺乏自我造血功能的中小型科技成長股。

但另外一方面,股票的大跌使得估值快速回到合理區間,這就是我們一直在強調,在熊市大跌是最大的利好。

如果一家公司基本面沒有發生根本改變,那麼其股價只是市場估值的反映,而並非其真正的價值所在,從長久來看,股價總要回歸到公司的真實價值。

站在當前時點來看,美國科技股的估值並不比中概股高,而且10年期債券也有見頂跡象。中概股已經率先逆勢反彈了,優質的中小型科技成長股還遠嗎?

提前佈局中小型科技成長股不妨關注下面這兩隻:

Blockchain Foundry Inc (CSE:BCFN)是一家區塊鏈技術提供商,專門為企業客戶提供區塊鏈諮詢服務,開發和商業化基於區塊鏈的業務解決方案,有望發展成為加拿大主要的區塊鏈顧問。隨著區塊鏈技術越來越廣泛的使用,公司為市場提供更多的區塊鏈產品化機會。

Star Navigation Systems Group Ltd. (CSE: SNA)是一家飛行科學公司,為商業航空公司、公務機、直升機、軍事和國防部門提供智能機隊管理系統和健康監測解決方案。我們的產品獲得了加拿大交通部頒發的補充型號證書 (Transport Canada Supplemental Type Certificates),可以安裝在任何類型的民用和商用飛機上。從製造角度來看,我們的產品通過了RTCA標準DO-160和DO-178的認證。我們也是一家提供軍事和國防改裝解決方案的管制物品(”CGR”)公司,我們的MedEvac項目在醫療後送/運輸期間提供醫療和病人監測。

免責聲明:NAI有償發布此內容。此內容中所含材料僅供參考,無意構成在任何司法轄區進行證券發行。此內容不應解讀為買賣產品或證券的要約、招攬或推薦。

深度分析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