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上行週期已過——加國華人下一步投資何處?

發佈于: 3 月 9, 2018
編輯: Wendy Zhang

過去兩三年間,房產價格連續快速上漲,使得不少投資者錯誤地認為“房產是最好的投資手段”。事實上,房地產只是投資工具之一,從長期、多樣本的數據來判斷並非最好的投資品種。

以美國127年來標普指數(含股息)與名義住宅價格的對比(圖1)來看,1890年的1美元房產如今價值52元,房產年名義回報約為3.17%,剔除通脹後的百年真實漲幅僅66%;同期,標普127年復合增長9.3%,年增速為房產的3倍。當年1美元的標普,如今80723美元,升值8萬倍,是房產的1548倍,可見財富一直向長期股權持有者集中。

圖1:過去127年美國標普指數與住宅價格對比

图1:过去127年美国标普指数与住宅价格对比

來源:Businesslike (Source: Robert J. Shiller, Irrational Exuberance (2000), With Updates to 2017)

 

一切繁華,都抵不過週期

近一輪房產大漲主要受益於全球長達十年的超常規寬鬆貨幣政策。隨著美國進入頻繁加息週期,全球各大央行均開始了貨幣收緊政策。加拿大央行自2017年連續兩次加息之後,2018年初再次加息,基準利率從最初的0.5%提升至1.25%(圖2),力度超強,趨勢明顯。

圖2:加拿大央行在8個月內3次加息

2018年2月,在房地產最為火熱的溫哥華所在BC省出台重磅政策調控樓市:海外買家稅從15%漲到20%,300萬加元以上的房產轉讓稅從3%升到5%。另外針對空置房屋,省政府計劃引入2%的投機稅。

多倫多、溫哥華等幾大城市已經接連受到房產過熱的警報,2017年10月底,瑞士銀行推出的世界房產市場風險最大的前5名城市名單上,多倫多和溫哥華均列其中,多倫多更是超過香港、倫敦和阿姆斯特丹位居首位。

大量空置住房往往是房地產市場過熱和投機的一個跡象,加拿大政府並未正式跟踪空置數據,但根據推算,2001年,加拿大住房空置率為7.85%,2006年升至8.4%。截至2016年底,住房空置率為8.69%,創歷史新高,總數​​約為134萬套,是美國次貸危機前空置數量的兩倍。雖然增長有所放緩,但仍在增長。

種種跡象表明,房產高速上漲的周期已成過去。

從資本流動性和持有成本來看,房產只能作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而非最佳投資標的。在加拿大,持有房產每年需要繳納物業稅、保險費、衛生費等各種費用;如果是公寓或者城市屋,每個月還需繳納不小的物業管理費,隨著房屋的老化,這筆管理費還會逐年提升。只不過,在貨幣寬鬆政策下,房價連續多年的快速上漲將這一切問題都掩蓋了,給人帶來房產“只賺不賠”的假象。

然縱觀歷史,不少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地區,如美國、日本、香港等都經歷過繁華過後的房產長期下跌週期,甚至市場崩盤,日本至今都沒有完全擺脫因房產崩盤帶來的經濟陰影。

儘管我們無法確定加拿大房產將大幅下跌,但有一點是確定的,隨著各項政策收緊,房產的上行週期已過,房產投資或持有房地產資本的缺點將會凸顯。

投資者需要關注股指走勢

與大家鍾愛的房地產投資相反,提到投資股票,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都是“高風險”,事實上,股指儘管短期有波動,但長期來看,均是不斷向上的趨勢,過去十年,美國股市經過2008年金融危機的下跌之後,整體持續上漲(圖3)。
圖3:道瓊斯指數走勢

而與房產最大的不同在於,股市的上漲不僅源自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更主要的部分源於產業經濟的增長。 2015年至今美國股市大幅上漲的主要原因在於全球對新科技、新經濟模式的追捧,而在新一輪信息科技發展潮流中,美國仍是全球領頭羊。

對普通投資者來說,股票投資似乎需要掌握更多的經濟、金融相關知識,但事實上,房產市場在雞犬升天的上行週期過後,尋找合適的投資標的恐怕更難。而貨幣寬鬆週期過後,全球經濟仍處於強勁週期,大宗商品上漲,經濟紅利將更充分地表現於股票市場。

再以加拿大本土股市為例,過去一年生物科學、新技術等企業上漲同樣喜人,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合法化風口下大麻相關企業的漲幅,這些股票的上漲基石正是相關產業的高速擴張。同時,作為資源大國,加拿大股市將受益於新一輪大宗商品週期,值得關注。

房地產